四川省達州市達川區是烏梅的原生資源地,所產烏梅基原純正,全區烏梅種植面積達到了8.5萬畝,其中3萬畝進入掛果盛產期,2014年被命名為“中國烏梅之鄉”。為了把這一特色產業打造成優勢產業,達川區委、區政府將烏梅列入全區五大主導產業和五大特色農產品,作為現代林業******縣建設的主導產業強力推進,著力把烏梅打造成達川的富民產業和形象品牌。
一是成片發展大規模。以“一園兩片”規劃為******,推動烏梅產業連片發展,即以百節烏梅科技示范園為核心,以百節、渡市等鄉鎮為中心20個鄉鎮連片發展烏梅,建成百節、渡市兩大烏梅產業基地。2014年初步建成1500畝規模的百節烏梅科技示范園,全區新發展烏梅2萬畝,全區烏梅種植面積達8.5萬畝,實現銷售收入1.8億元,至2017年,全區烏梅種植面積達到10萬畝,其中5萬畝進入掛果盛產期,烏梅產量達到8萬噸,實現銷售收入3億元。
二是龍頭******大馬力。按照GAP標準,實施“品種統一、果質統一、包裝統一”的標準化生產,實現烏梅種植規?;?、專業化、標準化。通過3年時間,著力培育壯大3-5家龍頭企業、10個專業合作社、100戶種植大戶, 推廣“公司+合作社+農戶”的運作模式,促進農民人均增收350元以上。引進1—2家初加工和集中加工龍頭企業,建成年加工烏梅5萬噸的企業1家,實現加工銷售產值2億元。
三是創新驅動大支撐。鼓勵企業與院校、科研單位合作,建立1-2所科研機構,加大烏梅產品的研發力度,擴大和延長烏梅產業鏈,逐步形成種植、研發、加工、銷售為一體的烏梅產業發展體系。大力實施品牌戰略,在烏梅食用和藥材兩個方面下功夫,不斷開發拓展產品種類,以特色立品牌、用標準創品牌、靠品牌拓市場、向品牌要效益,創立10—20個在市場上叫得響、占有率高的產品。
四是文旅融合大品牌。進一步挖掘烏梅文化,對600年“烏梅王”進行掛牌保護,計劃在百節烏梅園區修建“烏梅山莊”,2015年區政府在烏梅山舉辦“元九”登高啟動儀式,在每年4月份舉辦集賞花、休閑、旅游為一體的烏梅文化節,帶動烏梅綜合產業發展,通過舉辦烏梅產品交易會,擴大烏梅產品的******度,拓展烏梅產品銷售渠道,進一步提升烏梅產業經濟。
上一篇:沒有了 下一篇:川來蜀往品牌故事 |